考研过程中有哪些被忽略的问题

  1、考研情报非常重要

  情报收集是考研中最重要的一环,甚至超过了复习准备本身,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这一年的努力有没有白费!

  很多大学生在准备考研前都忽略了情报的收集,听别人说某学校的某专业很好,也不做调查,就这么草率地拍板了,结果卧薪尝胆一年半,辛辛苦苦进了复试,没想到录取名额被保送的占了大半,还有很多学习能力超强的本校考生,占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光。最终,只能选择调剂到第三层级的学校。

  2、专业课拉分是最狠的

  考研专业课满分都是150分,初试能否力压其他竞争者,很大程度上由专业课的分数来决定。在复习时间分配上,要把专业课的复习时间比重放得多一些,但也不要严重倾斜。

  3、跨专业考研的难度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跨专业考研的大学生其实不必过分担心竞争不过原生专业的。因为中国的大学生大多是本科浑浑噩噩的过,研究生阶段才开始真正学东西,不信你问问一些大学生本专业的知识,看ta能回答你多少。所以考研的时候,其实大家的知识水平是半斤八两的。跨考的大学生不要背负过大的心理压力,正常复习正常发挥即可。

  4、一些人被录取了但是没有去

  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明明成功保送上了研究生或者自己考上了,但开学时却没有去报到,因为考上了选调生、公务员或者找到了一份很高薪水的工作,又或者出国了,但是这些人又把真正想读研的学生名额给占了,这让很多导师也颇恼火,所以如果你能在复试时,向导师表达一下你强烈的读研渴望,可能会收到奇效(一般人我不告诉ta哦)

  5、摇摆不定的人往往会悲剧

  如果你既想找工作,又想考公务员,还想试着考考研,我劝你要赶紧打消这样的念头,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不是天才的话,还是同一段时间只专注做一件事比较好。

考研过程中有哪些被忽略的问题

  6、绝大多数人选择的考研学校比自己本校好

  考研对很多人来说,是抹平学历差距的最后一次机会,所以很多学生会选择报考好一点的学校,但是在这里,还是要建议你选择与自己能力匹配的大学报考,否则备考压力会很大,这样的高压环境不利于自己打持久战。

  7、你的竞争者没你想象得那么多

  考研有一定的特殊性,报考同一所学校同一个专业的才能算是直接竞争者。也就是说,虽然每年有近百万人报考,但你的实际竞争者可能只有几百。所以,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

  8、大部分专业,学硕和专硕找工作没有什么区别

  学硕考的内容比专硕难一些,有的学校学硕需要3年毕业,专硕2年就可以毕业,这给了很多人“学硕比专硕好”的印象。但实际找工作的时候,除了少数专业,大多数企业都不会对专硕和学硕进行区分。如果觉得学硕较难考,不妨将专硕纳入考虑。

  9、复试时一定要敢于开口说英语

  首先,无论你报考的学校复试时要不要考英语口语,你都必须要准备,有备无患总没有错,没有准备和有准备地说英语,差别很大。

  在英语口语上,要善于表达,在考场中不要犯沉默这一大忌。

  即使没有听懂老师提的英语问题,也可以在和老师沟通的过程中展示出英语水平。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