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中国法文化史)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中国法文化史)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政法(法大)法学院法律史(中国法文化史)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中国法文化史)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中国法文化史)考研精华考点核心突破》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中国法文化史)考研金题与模拟测试题库》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中国法文化史)考研重点核心笔记》
《中政法(法大)法学院法学综合+中国法文化史考研28堂课最新精华版》
《中政法(法大)法学院法学综合+中国法文化史考研180道不得不做的题目》
《中政法(法大)法学院法学综合+中国法文化史考研三十天突破必考知识》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蓟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8:12-15:00
邬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0:30-16:11
阙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9:35-21:25
元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1:18-19:02
乐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9:33-13:26
曾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7:43-15:27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复习要点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英语阅读理解是大头,得阅读者得天下。在此特别强调英语真题的重要性,我从备考开始从来没有做过一套模拟题,真题是最好的模拟题!!!(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请自行说三遍)先买了最近几年的真题,做完了就买再之前的几年真题,我做了从1997-2020的真题,大概做了有三遍。第一遍做是认真做题,之后就是总结经验,查找错误,反思理解思路的偏差,并且重点记忆真题单词。张剑的黄皮书做得很好,有详细的解题思路以及翻译,以及补充题目,重点单词也有解读,特别适合全面备考英语的考生,几乎你想要准备的,他都有提供,可以随心应手的有步骤的备考。我从头至尾使用的都是这套真题,也没有做过模拟题或者预测卷,当然这也需要看自己的情况而定。真题越是最近几年的越是有价值,不要想着放到最后当预测模拟卷来做,越是重要的越要提前掌握,年代较久的真题借鉴意义也很大,虽然题型和分值有些变化,但也是命题老师的心血,也是必须认真研读的。刷题阶段(9月-11月底)精研真题(至少近8年真题)。每做完一篇真题,先仔细研究每道错题的解题思路和干扰项错误原因,然后逐句精研真题中的文章及写作的范文,做到每个单词、短语都认识,每个句子都理解,并积累范文中的好词好句。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选择题占到一半,重要性不容忽视。这次考研,我在10、11月,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重点攻选择题。这些选择题都是政治模拟题的电子版。选择题基本上都是基础知识,每年变化不大,所以用去年的书也没关系。一共10来本电子书,我把其中的选择题都做了,每天1~2套。不熟悉的知识点,做完后一定要回归书本,看书里原话是怎么讲的,易混淆的和自己常错的知识点简单地背一下。第一遍背可能很痛苦,但背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现做题的质量有所提高。由于是电子版,我就把自己所有的错题都分门别类地复制粘贴到一个word文档里,以便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专业课一:法学综合
复习要点:
1. 法学基本概念:法律、法规、法学、法律人等;
2. 法学基本原理:法律的客观性、相对性、一般性、稳定性等;
3. 法学基本方法:实证法学、比较法学、历史法学等;
4. 法学分类: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等;
5. 法律体系: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等;
6. 法律解释:立法解释、行政解释、司法解释等;
7. 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类型、构成要件、责任主体等;
8. 法治与法律精神:法治社会、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等;
9. 法律职业道德:法律职业道德规范、律师职业道德等。
知识重点:
1. 法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2. 不同法学方法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3. 各个法学分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4. 法律体系的层级关系和主要内容;
5. 不同法律解释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6.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和责任主体的判断;
7. 法治社会和法律精神的内涵和实践;
8. 法律职业道德的规范和要求。
复习方法:
1. 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系统学习法学基础知识,理解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刷题和做题:做大量的选择题、判断题和案例分析题,提高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3. 听课和讲解:参加专业课辅导班或听相关课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 总结和归纳:将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复习笔记;
5. 模拟考试:参加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不足并及时调整。
考研专业课二:中国法文化史
复习要点:
1. 先秦法文化:礼治思想、法家思想、儒家思想等;
2. 秦汉法文化: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文化等;
3. 魏晋南北朝法文化:律学、经学、法学等;
4. 唐宋法文化: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文化等;
5. 元明法文化: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文化等;
6. 清代法文化: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文化等;
7. 近现代法文化: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文化等;
8. 当代法文化:司法改革、法治建设、法律文化传承等。
知识重点:
1. 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的演变;
2. 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文化的特点和影响;
3. 重要法学家和法学著作的理解和评价;
4. 法律制度与社会变革的关系和互动;
5. 法律文化传承与当代法律建设的联系。
复习方法:
1. 阅读相关历史文献和专业著作: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法律制度和法律思想;
2. 借助多媒体资料和影视作品:观看相关纪录片和影视剧,加深对历史法文化的理解;
3. 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了解当前法律文化传承和法治建设的最新动态;
4. 总结和归纳:将学习过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自己的复习笔记;
5. 模拟考试:参加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不足并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