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辅导班详情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历年真题名家详解》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精讲与热门知识答疑解惑》
《北京大学国际政治考研真题详解与权威指南》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概论+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考研精华深度讲解》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概论+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考研复习指南》
《北大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概论+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考研核心题型精粹》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熊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0:14-15:23
却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7:47-17:14
班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9:55-19:10
乐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1:17-15:26
蔚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1:45-13:46
荣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9:54-21:12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要领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书目:考研单词红宝书+何凯文长难句+张剑黄皮书+王江涛高分作文+其他你需要单项训练的书。我每天其实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很少,就是早上背单词+看英语长难句(大概四十分钟)。从暑假开始我就开始写真题了,真题很宝贵,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英语真题是要写好多遍的。当然,我自己因为英语花的时间少,所以就过了两遍。作文大家一定不要依赖于背诵几篇范文,我的经验是背的高级表达在考场上基本忘光,剩下的就只有简单词简单句,背的再多再熟,也没有成为自己的,自己平时可以练一练,一个小话题,自己尝试写一写,说一说,还顺便练习了口语。可以找英语专业的同学或者老师帮忙批改,考研这种事,你不主动,没有人会主动上赶着追着帮你。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我是从暑假开始复习,我本身是文科出身,自认为自己的理论素养还是可以的,再加上前期老师给详细地讲了基础内容和基本的做题方法,所以我直接从1000题入手,整个暑假我应该都是在做1000题,但是这个并不是肖秀荣的1000题,反正要比肖秀荣的简单的多,所以我就先拿来练练手,熟悉一下知识点。大概到9月份吧,考试大纲解析出来以后买来详细地看,然后做肖秀荣的1000题,后期就是肖秀荣八套卷、四套卷。我觉得在11月份以前应该都主攻选择题,主观题并不要急着背,背的早了可能会忘了,而且还不知道重点,到肖八肖四出来以后,背里面的大题我觉得足矣。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对于考研专业课一:政治学概论,可以参考以下资料来进行复习:
1. 《政治学十五讲》:这本书是基础且跨专业必看的参考书籍。它可以帮助你梳理思路,并作为政治学部分的框架。
2. 《政治学概论》(孙关宏):这本书可以作为补充材料阅读。它的内容会稍微偏一点,因此推荐用来作为政治学十五讲的补充。
3. 北大本科生部分资料:之前有人会推荐海伍德的《政治学》,但个人认为政治学十五讲已经涵盖了精炼的内容,可以代替。
对于国际政治部分,可以参考以下资料进行复习:
1. 《国际政治概论》陈岳:这本教材作为主要参考书,是必看的。
2. 李少军的《国际关系分析》:这本可以作为附加材料来看,可以看一看王联老师的国际政治概论讲义来整理核心思路。
3. 潘维的《比较政治制度》和曹的《比较政治学理论与方法》:这两本书可以帮助你对答题更有帮助,里面有很多制度比较和评价。
对于西方政治思想史,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1. 唐士其的《西方政治思想史》:这本书很厚,一开始可能会觉得无趣,但它每年都会考相关的题目,因此还是需要去融会贯通。
对于国际关系理论部分,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1. 孙学峰的讲义《权利·制度·文化》和约瑟夫奈的《理解国际冲突:理论与历史》。
2. 倪的《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个人认为这本书不太建议,不建议选择这本。
中国政治部分需要靠自己积累,因为会融合当年热点,结合历史。如果没有时间单独拿一本书看,可以自己积累,实在不行再放掉,但近年来这部分的考题有增加的趋势,因此还是需要注意。
然后,对于考研专业课二:战后国际关系与新中国外交,可以参考以下资料来复习:
1. 方连庆的《国际关系史》(战后卷):这是一本很厚很厚的教材,分为上下两册,涵盖了很多内容,包括新中国外交部分。可以根据时间和大国关系进行组织和梳理。
2. 刘德斌的《国际关系史》:这本教材更新后的第二版增加了新世纪的内容,如果没有时间将整本书看完,可以只阅读新增的新世纪部分。
3. 自己国关史部分:如果对这部分感兴趣,可以看看其他相关书籍,并将时间线罗列出来,然后做一些历年真题。
最后,还有一些其他可以参考的资料,例如中东政治与社会、国际环境气候问题、北大本科生资料、论文和时事热点等。重点是要关注热点问题,因为它们往往体现出考题的偏向,并且热点问题会与专业课相关,如中印冲突之后的麦克马洪线就是一个例子。要学会从热点中预测可能的考点,这是复习后期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