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考研辅导班详情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师大人工智能学院科学与技术教育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考研大纲深度解读与全面突破》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考研高效提高与冲刺秘诀》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与技术教育考研核心要点选讲》
《北师大人工智能学院教育综合+教育实践与方法考研真题金榜解析》
《北师大人工智能学院教育综合+教育实践与方法考研命题核心思路分析》
《北师大人工智能学院教育综合+教育实践与方法考研真题详解精讲》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戎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7:50-21:40
姚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7:48-16:22
文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0:30-14:38
叶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1:43-14:00
祖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11:42-20:11
赵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8:11-21:17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复习诀窍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我单词书很认真的背过,六级过完看考研单词书觉得很熟悉,很多单词都是重叠的,这无疑减轻了我许多复习的负担。最开始我选择的考研单词书是红宝书,在背第一单元的时候简直就是煎熬,因为不但单词不认识,每个句子理解起来也特别费劲,我一个句子一个句子的翻译,把每个句子里面的生词都标出来,平均看完一单元需要一个多小时。基础工作做完后,我就开始默记单词、读句子。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其实有利也有弊。红宝书的弊就是尽管你觉得单词你都记住了,但是换一个语境你就完全不认识它了,而考研英语单词的意思又是非常多变灵活的,所以看到阅读会有种单词白背的沮丧感。我为了克服这个不足甚至手工把红宝书中我觉得我第一眼看到不理解意思的句子全都摘了出来,训练自己看到句子就能结合语境理解单词意思的能力。然而,它还是有利的。我相信我后来学习英语的轻松跟我当时扎扎实实用最笨方法背过单词是分不开的。我的第二本单词书是朱伟的恋练有词,是我人生中唯一看完的单词书,书也是我极力推荐的。因为它是按单词来分,把单词在每个考研真题句子中出现的意思都列出来,结合了背单词、练语感、阅读理解断句甚至写作的能力。我从7月到9月又把这本书过完第二遍。每天都有固定时间读这本单词书,总共过了三遍左右。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首先我高中时是文科生,所以对政治这种文科性质的学科还是有一些复习经验的,于是我政治开始复习的时间算是稍微晚的了,我是8月开始接触政治的,遵循着不同时间段做不同的任务以有全方位的提升,我在8月份的时候只是看肖秀荣的1000题,主要是过单选,而且基本都是在每天学习比较累的时候拿出20-30分钟的时间做点单选,感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就大致记一下,但是一定要把错题标出,最好用红笔,这样的话会对之后的复习是有帮助的,所有的复习书不要过分求整洁之类的,多做标记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这样8月一个月的时间就要把所有政治这是今年我比较高的科目,十月中旬开始,我开始细致地用了《肖秀荣1000题》:几天刷完单选多选,然后对照另一本答案详解,注意哦,你要掌握的不是这一道题,而是这一个知识点,迅速看答案解析,把解析里涉及的自己不会的知识点写到题目旁白或者本子上(类似错题本,其实根本写不了几页纸 不费时间的)的单选做完,不要太在意正确率,因为这个时候对政治还没有系统的知识梳理,所以错误是正常的。而关于政治知识点的系统复试一般是要等到大纲解析出版之后,但是去年的话出版的话比较晚,记得都9月份了吧,所以这之前我就看了任汝芬的序列一,前前后后过了两遍,也不是特别仔细那种,所以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政治复习主要还是哲学部分比较耗费时间,其他的都好说。这之后就是大纲解析了,这个是最权威的,所以一定要予以重视,至考研的时候至少要仔细看3、4遍,序列一和大纲解析看的过程中多选题就可以穿插其中了,多选比较难,所以要做好最好对照知识体系来看,更能巩固知识点,加深印象,对论述题目的表达也有帮助。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北师大的教育综合(333)题目的设置比较灵活,不会直接要求我们死记硬背的知识点,而是更注重考查热点问题,甚至可能会超出课本范围。但是我坚信,熟能生巧,背诵的过程也是对知识理解和融会贯通的过程。
在熟悉教材内容之后,我开始采取车轮式背诵的方法,以自己的笔记为主要参考。在6到9月这段时间里,我完成了第一轮的背诵。当时,我只是单纯地背完就过,没有进行复习。结果开始第二轮的时候,前一轮的内容已经差不多忘记一空。但是,通过之前的经验贴,我了解到其他同学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于是我立刻调整了心态并继续背诵。
前面几轮的背诵都是一遍过,只是简单地熟悉了解了知识点。然后,我进入了反复背诵的阶段,不断温习,前前后后背了十多遍。到了后期,我每天可以在两三个小时内完成一本书的背诵。大概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都花在背书上,每天差不多有七八个小时都在背书。当然,忘记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尤其是在背诵量很大的情况下。但只要坚持下去,我们就会渐渐喜欢上教育学这门专业。
至于教育实践与方法(901)这门专业课,官方并没有指定具体教材。实际上,它更加考察我们的教育素养。只要熟悉了教育综合(333)的内容,并掌握了教育教学研究方法,就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开学后的九月份,我花了一两天的时间,完整地观看了与901相关的视频,并做好了笔记。然后,在巩固333基础的基础上,我开始反复背诵901的内容。因为最后一道题是50分的设计题,所以我们需要熟悉各种研究方法,如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教育行动研究等,并学会如何撰写教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