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技术硕士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技术硕士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京石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技术硕士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技术硕士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技术硕士考研核心密题突破计划》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技术硕士考研技巧养成与短期突破》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计算机技术硕士考研战略突破》
《北京石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研辅导及全真试题精解》
《北京石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考研高分轻松拿》
《北京石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精妙解读考研历年真题》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毕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9:52-18:55
隗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1:29-15:22
宋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1:10-15:47
简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8:19-17:35
平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9:32-13:37
凤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1:24-17:21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复习指南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我把前面45天全部放在英语上面。其他的科目都不看,整天脑袋里装的都是英语,复习英语最主要的是背单词,5500个单词基本上也记得差不多了。。。其次要做真题。。真题我把真题的题型陷阱全套都做了归类,总共是三大类九大题型,把理念真题反复的做,最好能熟读真题的阅读理解,第三的话就是多看经济学人的外文刊物,ABC的英语新闻,每天都看,培养语感在当真题都做完了熟悉完了之后,再适当的做一些阅读理解的练习题,当做练手,也不用在意准确率。关键是读懂阅读理解,考研英语阅读理解是大头,拿下阅读理解就好,作文都是背模板,我是在考前最后一个星期才开始背模板因为我的目标是过线不求拿六七十分,稳稳的就行,大作文背了三个模板,小作文背几篇范文就好,作文我没花太多心思在上面把所有时间都放在了阅读理解上。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我复习的时候主要注重方法和基础的复习,强化过后,你的能力会有很大提升,但是数学需要动手,你还是要多做题。十月份要开始做真题,而且要按照考试时间来做,一开始即使做的很差,心里也不要有太大的波动,慢慢来,会有提升的,后期做些难度高一些的模拟题,防止出现今年难度提升,心里崩溃的状况。反正我考完数学交卷的时候,发现很多人的题目都是空的,所以即使题目变难,调节心理,能写多少写多少,不要一个字不写。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我的政治复习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9月20多号收到书后打算从马原开始看,看了几页发现不仅看不进去而且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重点。于是开始找辅导班,马原部分我基本放弃了大纲,然后做相应章节的肖秀荣1000题,后期大概只完整的翻过一遍大纲解析。刚开始复习毛中特的时候特别喜欢听老师讲课,会讲很多毛爷爷的故事,然后看大纲做1000题,做1000题的时候我都是用铅笔做题,对过答案以后把错题的答案擦掉方便后面重做,这样完成了政治第一遍的复习。因为觉得自己马原复习的还不错,所以第二遍复习直接跳过了马原从毛中特开始,每天看1-2章的毛中特再看1-2章的近代史,同时把之前1000题里的错题重做一遍。完成第二阶段的复习就差不多到12月了,最后阶段主要以看肖秀荣时事小册子、研究真题、做背预测卷为主,市面上比较热门的预测卷上的选择题我都做了一遍(大部分都不像真题的感觉啊,不过就当巩固知识点了),然后按模块把近十年的真题选择题做了一遍,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照着大纲查漏补缺,这样差不多又过了一边大纲。考前也最好看一下真题里大题的解析,知道答题的套路。因为时间不够用,只背了一套肖四就上考场了,但今年的大题我也差不多都用肖四上的答案套上了。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我大约是在4月份开始408考研的复习,我的复习顺序是数据结构、计组、操作系统、计网。虽然我买了相关的课本书籍,但是我没有看(因为我总觉得时间不够),我只看了上面提到的复习指导书,并且完成了里面的练习题(一共看了四遍)。第一遍复习数据结构花了20天,计组花了26天,操作系统花了22天,计网花了17天(因为计网是大三下学期的课程,所以当时还没有学过,这一部分是我自学的)在2020年7月11日完成了第一遍复习。在第一遍复习时,我同时观看了去年的王道视频课程(每看完一章视频后,我就完成一章指导书中的内容,同时做笔记和标记错题)。第二遍复习的时候,我的速度快了很多,数据结构花了17天(同时完成了配套的高分笔记中的题目),计组花了12天,操作系统花了13天,计网的复习时间我忘记记录了在2020年8月9日完成了前三门学科的第二轮复习。在第二遍复习时,我的知识点还是有些混乱,但相较于第一次复习已经好很多了,我只做了第一次复习时做错的课后题。在第三遍复习时,我将所有的课后题都做了一遍(速度相当快)。在第四遍复习时,我认真整理了知识点,并制作成了思维导图这里我推荐一个在线制作思维导图的工具--ProcessOn,对于书中的题目,我只做了前三遍中做错两次的题目(每次错误的题目用不同的笔或者记号标记)。我阅读了王道8、天勤8和真题,并将算法题重新做了一遍。在进行第一次模拟考试时(最好和统考时间一致),我将错题改成了填空题的形式,并在每个错题的答案下面写了答案解析(包括相关的知识点和我思路错误的地方),同时查看了我的思维导图,如果发现理解错误或者遗漏了什么,就会补充到思维导图中。最后离考试还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阅读我制作的思维导图(我根据艾宾浩斯曲线将四门学科的每一章内容排了出来,并按照表中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同时还做了错题本中的题目。王道8的平均分为116分,天勤8的平均分为109分,真题的平均分则是1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