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想当老师,那就先尽量争取考老师编制。毕竟现在教师编制的考试竞争激烈,能有机会就尽量争取,不轻易放过任何一次机会,多考一次,就多一次成功的机会,早考取还可以早点规划今后的职业生涯,也能减少一些被动与不安。
我觉得考研和考教师编制并不冲突,考研初试一般在12月份,而大学毕业是在来年6,7月份,教师编制考试也是在考研之后进行,完全可以在考研之后利用假期时间复习教编内容,准备考试。两者在时间上并不冲突,而且中间也有足够的时间准备。具体各省市的教编考试时间和内容可以自行在网上搜索。
现在教师招聘竞争激烈,甚至很多名校的硕士,博士也应聘公立学校当老师,单从学历来说普通本科并不占优势,而且对于北京的公立学校来说学校好,学历高的话优势会更大一些,可以根据考研和考编的结果进行最终选择。如果两者都考上了我觉得直接工作比较好,毕竟机会难得,谁知道三年之后就业形势是什么样子呢?还不如先占个坑,既然已经考上了就先把这个饭碗捧在手里。
若没能考上教师编制,再全力以赴考研究生。以便在提升自己的同时,为未来累积专业技能,同时抓住往后的报考机会。相信在几年沉淀与思考后,会在考试中更有竞争力。若考上了教师编制,也可以在职读研究生。工作与读书,两不误、相促进,性价比也较高。有时边工作、边读书甚至更能知道自己需要学什么、为何学,更有目标,更针对性、更有动力,也会更加珍惜读书的机会,对教学也有帮助。
若暂时既没能考上教师编制,又没能考上研究生,也不意味着没有出路与机会。人生道路有许多,一条道走不通,还会有更多的道路,走下去,也许会走得更好,只要你及时调整与努力。当然,也可以一战、二战、以至三战,如果你真的喜欢当老师的话,还是有机会的。同样,对读研也是如此。只要有想法,有恒心,一般都能达到目标。尽管二者均竞争激烈,但也不是那么难的事,相信自己最重要。

综述:考研难一些。
首先,考研全国统考,一年只有一次。考编的好处就在于各地多为自命题,考试时间相对分散,如果某一个地区未上岸,还可以参加其他地区的,不至于一次失败要用一年的时间来弥补。
其次,考研的选择成本体现在你可能钟意很多学校或很多专业,但你只能从中选择一个去准备。而考编因为各地自命题,你不用把自己框死在某个地区的某个岗位,你可以根据考试时间和考试内容灵活安排,多参加几场考试,从中选出最适合自己的。
考研简介:
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是指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是一项选拔性考试,所录取学历类型为普通高等教育。